当前,edp extension机制比较简单:
edp extension <directory>
上面的命令将注册一个扫描目录。edp的安装目录会作为默认的扫描目录。扫描目录下的node module中,如果包含export.cli对象,则认为这是一个命令。
这种机制的优点是:
- 简单
- 子命令集就不用批量注册了,只要注册扫描目录,剩下的事情edp会自己搞定
缺点是:
- 管理不便,谁也不知道哪个命令是来自哪个目录下的哪个node module
- 如果存在重复命令,不管什么处理策略,都是有问题的
所以,是否需要增强,或重新设计edp extension机制?
@leeight @otakustay @chriswong @firede